2015年1月16日《焦作晚报》社会版刊文:
打工受伤讨赔偿,用人单位推脱;人社窗口来帮忙,事情终有转机贵州小伙行程1700多公里只为当面说一声“谢谢”
图为市人社局行政审批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张小静(右一)在耐心解答群众咨询。
图为张小静在帮助办事群众填写表格。
图为晚报记者杨珂(右一)昨日在窗口采访张小静。
看到局工作人员将她压在办公桌下半个月的锦旗挂到了墙上,张小静有些不好意思。
王亚辉 摄
本报讯 (记者杨珂) “我是个农民,文化程度不高,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的感激之情,只想通过咱焦作晚报,对帮助过我的市人社局行政审批服务窗口的张小静说一声‘谢谢’……”1月15日,晚报记者接到了一个从贵州省打来的长途电话。
打电话的人是谁?张小静又是谁?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?原来,电话那头的诉说者名叫任伟,今年40岁。2012年,他从贵州省毕节市来到焦作打工。
“我在焦作某工地干了一年多。2013年11月,我工作时不慎从脚手架上跌落,导致胸骨骨折、腰部受损,在医院断断续续住了六七个月,前后花费七八万元。”任伟说。可是,当任伟找到用人单位要求对其进行补偿时,用人单位却一再推脱,还拒不承认与任伟有劳动关系。
为了几万元的治疗费,任伟不知跑了多少趟,后来又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咨询,工作人员告诉他得先进行工伤鉴定。“当时我的心一咯噔,心想工伤鉴定结果出来不知得等到啥时候,想要回钱可能遥遥无期了。”任伟说。2014年10月22日,抱着试试看的心理,任伟来到人社大厦一楼行政审批服务窗口询问,接待他的正是工作人员张小静。
“当时,任伟看上去很憔悴。听了他的遭遇,我就想一定得帮帮他。”张小静回忆说。从这一天起,张小静就把任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,面对面地耐心讲解填写注意事项,一遍遍告诉任伟需要准备的材料。听到医院不给任伟开证明的消息后,她一次次跑到医院了解原因,找院领导帮助协调解决。经过近40天的努力,任伟的工伤鉴定结果终于出来了。
“听到这一消息时,我高兴得一晚上没有合眼。”任伟说。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后,任伟就回到了家乡。可是,前思后想,他总觉得应该好好感谢张小静。由于任伟家中有事,所以,这一行程一直拖到今年1月初。
坐了36个小时的火车,行程1700多公里,任伟只为了当面向张小静说一声“谢谢”。同时,他把一面写有“耐心接待细心指导 用心服务一心为民”的锦旗送到市人社局行政审批服务窗口。“其实我们真没做什么,只是设身处地为办事群众多想了一些,服务更用心一些。”该窗口负责人付盛丽说。
据了解,市人社局行政审批服务窗口自去年7月1日运行以来,将36项行政服务事项集中到一个窗口办理,通过提供一次性告知和政策答疑等人性化服务,方便了办事群众。截至目前,该窗口累计办理行政服务事项5.9万余件(人)次,日均受理331件(人),服务评价满意率达100%。